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
- 时间:
- 浏览:0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文章目录列表:
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
[汽车之家?行业]?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安全已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时最关注的维度,不少汽车品牌也纷纷将安全作为旗下产品的卖点,日产就是其中之一,在最近几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几乎都能看到这家车企的影子。在本届论坛结束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博树向汽车之家透露了日产在主动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进展,及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规划。
2016年7月,日产曾发布了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并将其搭载至Serena车型上。彼时的ProPILOT属于1.0版本,可在单车道内实现自动加速、制动、转向,但在系统激活时,驾驶员必须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随时准备接管车辆。自2017年开始,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1.0版本)开始逐渐推广至欧洲,并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如今国内在售的天籁、逍客、奇骏等车型均搭载了上述技术。
『天籁』
佐佐木博树表示,ProPILOT在各国市场推广时间不同的部分原因是地域差异。因为不同 的交通标识、常见障碍物都不尽相同,为了给消费者最好的驾乘体验,日产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本地化研发、适配。
『Skyline』
2019年5月,日产发布了第二代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相比于1.0版本,第二代技术可实现在高速公路上多车道内的“自动驾驶”,实现变线、超车、下高速等,而且允许驾驶员双手脱离方向盘。按照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对自动驾驶级别的分类,上述技术已达到了L3级别。目前,在日本本土销售的Skyline已经搭载了上述技术。
不过据佐佐木博树介绍,由于国内关于L3级自动驾驶相关法规尚未完善,所以日产官方无法给出第二代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的产品导入时间表。不过根据日产在5月28日发布的事业结构改革计划显示,日产将在2023财年前(2024年4月前),在包括中国市场的全球20个市场内投放第二代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
编辑点评:
最近几年各个机构的碰撞测试,将汽车被动安全这个概念“炒”的无比火爆,但相比在事故发生后降低人身伤害的被动安全,能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的主动安全技术的前景似乎更美好一些。但想靠自动驾驶来降低,甚至消除交通事故,只靠车企的努力是不够的,比如日产第二代ProPILOT智能驾驶技术就由于国内相关法规不完善等原因无法在近期导入国内。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行业标准、相关法规进行完善,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让自动驾驶技术真正普及,从而实现交通安全零事故。(文/汽车之家?陈灿)
01 引言
时间回到2000年。那时的SUV,在欧洲不太好卖。
面对这样的市场,那些没有理想的公司——他们注重财务回报,注重投资的低风险,不敢试错——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欧洲人不喜欢SUV,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千万不要在欧洲投放SUV产品”。
而那些积极的公司,对这样的市场却有着相对乐观的想法。他们愿意去尝试一些以前没人做过的事情,相信自己有“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的能力。他们会认为:“欧洲人也是喜欢SUV的,但只是目前市场上没有适合他们的SUV”……
这就是当时的日产。
SHIFT_perspective, SHIFT_the future.
02 逍客一代的开创:入门紧凑型SUV
代逍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入门紧凑级SUV”的细分市场,也在欧洲掀起了一阵风潮,获得了非常出色的销量表现。
我们在这里详细解释一下 “入门紧凑级SUV”的概念。
早期,SUV市场上只有“紧凑级SUV”这个概念。彼时的SUV,大多数是在美国兴起,而欧洲对这样的车型不太感冒。
主流的紧凑级SUV,是RAV4,CR-V,以及日产Rogue/X-TRAIL。这些偏向美国的产品,尺寸往往比较大,操控性相对一般,整车的品质感比较低,但动力强劲,适合美国市场的需求。
而欧洲人由于对操控性要求高,同时大量 对停车位的要求高,油价贵,所以基本上使用两厢车,旅行车,或者一些5座的MPV,比如雷诺短轴风景,雪铁龙小毕加索等,代替了SUV的需求。
仔细看逍客,你会发现他要比RAV4,CR-V等车型的尺寸要小一些,然而又要比小型SUV如JEEP RENEGADE,本田VEZEL等车型要大一点(日产这个级别的产品是Juke)。
不仅在尺寸方面,在动力方面也一样。上游的细分市场往往需要相对大一点的动力才够用,比如当时的黄金排量是2.4L。而小型SUV往往1.5-1.8L即可满足入门使用的需求。但逍客介于两者之间,排量是2.0L。
而对于欧洲市场,最不能妥协的,就是操控了。
今天大多数这一级别的车型都会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结构。而 代逍客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的布局,并且后悬挂还不是一般的多连杆。
▲逍客1代的后桥(含副车架)
▲典型的Control Blade / 4-link结构(含副车架)
仔细看这个多连杆结构,会发现它和今天常见的4连杆(Control Blade)又有所不同。前面的部分更像是一个拖曳臂,后面有两根横向的连杆,并且和斜向布置的减震筒一起,连接在一个较小的副车架上。
而这个悬挂,和当年宝马的操控神车——E36/E46的后桥非常接近。但有所不同的是,逍客将弹簧放在拖曳臂上,并使用了铝制的上控制臂,宝马则将弹簧放在上控制臂上。同时,逍客的减震筒是斜向布置,连接在副车架上的——主要为了增加行李舱的储物空间。而宝马的减震筒则直接连在车身上——更接近今天的4-link布局。
仔细看会发现,宝马的副车架上还有4个悬置——用于隔绝震动与噪音。但逍客的副车架上只有4个安装孔。
▲宝马E46的后桥
这也是非常 的设计——副车架没有通过衬套,直接连接在了车身上。这种设计方案会导致震动噪音毫无隔绝的,直接从底盘传递到车身上,但好处是增加了车辆的稳定性。而这往往也是宝马从普通型升级到M版车型时的常规操作。
就从后悬挂来看,说一代逍客是比宝马3系(非M3)还要硬核的运动型车也毫不为过。
除此之外,日本版的逍客还搭配了日本车上 使用的,由SACHS开发的high-speed control减震器。既可以做到抑制转向初期的晃动感受,同时又保留在高速通过道路接缝时的舒适品质感。
不仅悬挂上是偏重运动的设计思路,上一代逍客的转向机,也配备了无刷电机,可减少惯性,兼具自然的操控感受,以及适度的反馈。
所以, 代逍客虽然是个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什么亮点的产品,但开起来却别有洞天。社长还记得那年在横向对比的时候,一上手就被逍客出色的驾驶性所打动。
同样,在欧洲,逍客也 地符合了客户的需求——这台承载着日产欧洲未来发展的核心车型,由于开发方向设定合理,得到市场的好评。原定年销量只有10.6万辆,但在5月上旬已经获得了6万辆的订单。
而到了2008年的中国市场,逍客在底盘和操控上投入的成本,在当时中国主流消费者消费者眼中,几乎都是不值一提的。相对局促的空间,平淡的造型设计,以及后悬挂带来的噪音就成了软肋。这也导致 代逍客的前期款在中国市场销量相对平淡。
不过转机发生在2011年之后,逍客的中期改款迎来了 批80后年轻消费者,在有限的经费下可以选择一款SUV,逍客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选择。从此逍客销量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代,紧随CR-V、RAV4这些主流紧凑型SUV跨入万辆俱乐部。
而到了第二代,逍客自然发生了一些适应性变化。
03 第二代逍客——本土化的调整
此次试驾的车型是第二代逍客,2017款2.0 CVT豪华版,MSRP 16.88万元。
主要的配置有:
◆ 胎压显示
◆ 全景玻璃车顶
◆ 中控娱乐屏幕(无导航)
◆ 360度倒车影像
◆ 无钥匙进入和启动
◆ 方向盘
◆ 215/55R18轮毂
带着对上一代逍客“惊艳”的驾驶性的记忆,开上第二代逍客后, 个反应就是更关照中国市场。
首先,转向的感觉不再有上一代的 。其次,悬挂的表现也不再有上一代的运动感觉,进行了偏重舒适性的调校。这两样都可能是进行了本地化调整。
好在在一些复杂路面的处理上,你依然能感觉到第二代逍客的底盘是越级的,体现出了较高的品质和舒适性,只是缺乏了一些运动感。
这或许需要感谢东风日产的产品规划人员,能够坚持底线——在欧洲,这一代逍客是有扭力梁后悬挂的,但在中国并没有搭配。如果改成了扭力梁,逍客就会缺失这个价位细分市场中具竞争优势的一点——“具有高级感的底盘”,大概也就难以确保当前的销量势头。
动力总成大体未变,依然是2.0自然吸气配合CVT的组合。由于CVT的缘故会导致一定的驾驶乐趣缺乏。
总体来说这车也符合预期——毕竟中国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些驾驶乐趣,品牌、造型、空间、价格、油耗,是当前主流中国消费者关注的内容。
我们从汽车之家的对比测试中,也可以发现,第二代逍客对比T-Roc探歌得出了类似结论。
但我相信,欧洲的第二代逍客,会依然保留 代逍客的特点——这是它在欧洲能获得消费者认可,所必须的内容。
04 谁改变了日产 – 从“SHIFT the Future”到戈恩年代
日产当年有一个口号叫做 “SHIFT_the Future”。SHIFT在我们的理解里,多见于键盘上。而在这里,日产则用SHIFT,表示“再上一级”的越级产品体验。
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有着全系V6发动机、副驾驶女王座椅,以及高级木饰内饰的,代号为“SHIFT_luxury”的 代日产天籁了。而 代逍客,也是SHIFT计划中的一个产品——SHIFT_convention,寓意为“超越常规”。
确实, 代逍客 做到了“超越常规”:通过硬核,但又在可行范围之内的技术选择,创造了让欧洲客户认可的Crossover车型,最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
“SHIFT_the Future”的产品口号诞生于2002年,而卡洛斯戈恩“拯救日产”,也发生在相同的时期。但由于汽车产品开发的前置性,实际上戈恩来到日产,与日产的“SHIFT”一轮产品,并无直接关系——他来的时候,这一系列的产品早已完成了定义工作,只是在按照时间节点投放市场。
所以,这一轮产品,是完全体现了“老日产人”对产品的思考的。而这一代产品的继任者,则 体现了“后戈恩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天籁逐渐从6换为4,配置一步步精简,最后连产品也与美国市场的Altima合并,成为一个高性价比、大空间的北美车型,而不再是原来那个针对于亚洲的,定位稍高一些的豪华中级车。
▲这一代天籁连TEANA的英文都没了,只剩下一个中文名字
我们也看到,日产奇骏同样与北美市场的Rogue合并,成了一个空间奇大无比,主打性价比的SUV——而不再是当年那个后备箱里带塑料抽屉,行李架里集成了照明灯的X-TRAIL。
▲上一代奇骏丰富的细节
而逍客借用了奇骏的架构,基本保持了车头部分一致,但也导致了逍客的成本增加——不得不对驾驶性进行调整,以维持产品的盈利性。
日产在戈恩的指导下,并没有任 产品的投资。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东京车展上,日产的展台 的一个 产品是Serena MPV,以及一台与三菱合作开发的K-car,其他诸如350Z、MPV、skyline,全都是已经十个年头左右的产品。
▲除了绿框的车还算新一些,其他的都是老产品
日产的产品策略可能还不够明显,但如果思考英菲尼迪当前的产品,确实会看到戈恩对这一品牌“痛下的 ”。
曾经英菲尼迪的轿车有G,M,Q三款产品,SUV则有EX,JX,FX,QX四款产品,是较为全面的产品系。在动力总成方面,也有2.5 6,3.5/3.7 6,4.5 8,5.6 8 四款主力机型,以涵盖所有产品的需求。
而后来,英菲尼迪的产品型谱经过名称的变更,产品也一砍再砍。G系替换为Q50保留下来,M级替换为Q70,顶级 车Q45用Q70L长轴版替代。而在SUV方面,EX系列更名QX50。JX替换为QX60销售至今,FX、QX替换为QX70和QX80,也勉强撑到现在。
全新的产品只有两个——借用奔驰架构开发的Q30/QX30,以及使用楼兰架构开发的横置发动机QX50。就连Q50上的2.0T纵置发动机,也是从奔驰买来的。
可以说在戈恩治下,英菲尼迪几乎没有任何投资。这也导致了东风英菲尼迪这家合资公司,完全无米下锅。而这一问题,也最终导致了日产的反噬——日产最终无法忍受戈恩长久以来剥削日产的作风,最终上演了“逮捕 – 逃亡”这一年度大戏。
其实仔细想想,日产的行动也是正常的,正所谓物极必反吧。
05 新的日产——从A到Z
近期,日产公开了一部全新的产品宣传片《从A到Z》
在后面的快速镜头中,日产介绍了未来即将推出的新车型:
◆ ARIYA
◆ ARMADA
◆ FRONTIER
◆ KICKS
◆ NAVARA
◆ NOTE
◆ PATHFINDER
◆ QASHQAI
◆ ROGUE
◆ TERRA
◆ X-TRAIL
◆ Z
这些车型有全新的产品,如ARIYA,但大多是现有产品的换代。不过有趣的是,ROGUE与X-TRAIL是分别出现的,这或许代表了下一代产品,这两款车型将会分割开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由于汽车产品规划与开发前置的原因,这些产品也都是在戈恩执政期进行规划的。这也意味着,或许这些产品也会出现戈恩治下的低成本导向问题。
真正日产开发的产品,要在下一个产品周期,也就是2024年往后,才能逐渐发布。
希望日产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附录 - 戈恩大事记
(《汽车商业评论》整理的戈恩在日产大事记)
1996年,戈恩加入备受利润暴跌困扰的雷诺集团,担任执行副总裁。第二年,戈恩公布了200亿法郎的成本削减计划,恢复了其在轮胎制造商米其林(Michelin)工作期间获得的“成本 ”的声誉。到1998年底,雷诺的盈利能力增长了3倍。
1999年,雷诺和日产宣布结盟,戈恩被任命为日产公司首席运营官。那时的日产已经连续七年出现严重亏损,濒临破产。
戈恩履新后,便推出了 的“日产复兴计划”,目标是在2000财年扭亏为盈,在2002财年使营业利润率至少达到4.5%,并将债务减半。戈恩及其执行委员会当时承诺,若达不到目标便引咎辞职。
在裁员2.1万人(占当时员工总数的14%)、关停五座工厂、简化供应商体系和股权结构等一系列操作之后,戈恩提前一年实现了既定目标。因其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成本削减计划,戈恩被冠上了“成本 ”的称号,也因此成为日本商界传奇人物。
2000年,戈恩正式出任日产首席执行官。到2000年底,日产实现了27亿美元的盈利,占雷诺全年净利润的一半。到2001年5月,日产最终实现扭亏为盈,戈恩成功改造了保守闭塞的日产,也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复兴大计。
2002年,日产公布了“日产180”三年增长计划,旨在2005年9月份之前使全球销量增加100万辆,到2005年春季前使营业利润率达到8%、汽车业务净负债降至零。
2005年,日产未能实现其全球销量增长目标。戈恩又提出三年“增值”计划,旨在使日产保持业内最高的营业利润率,在2009年3月之前使全球销量达420万辆,并实现20%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同年,戈恩升任雷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6年,戈恩为雷诺提出了一项“Renault Commitment 2009”中期发展战略,将雷诺定位为欧洲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并计划在三年内削减14%的采购成本,在四年内削减12%的制造成本。
2008年3月份,日产未能实现其“增值”计划的主要目标。戈恩随之又为日产制定了“GT 2012”五年发展计划,以投资为重点,后因全球金融危机放弃了这一计划。
2011年6月份,戈恩为日产制定并宣布了“Power 88”中期发展计划,旨在使日产到2017年实现8%的全球营业利润率和8%的全球市场份额。
2012年,日产汽车专注于将其在美国市场份额提升至10%。同年,雷诺汽车由于在欧洲市场销量放缓,导致营业利润连续第二年下滑。
2013年,雷诺日产公布其全新合作成果:全球通用模块化 (Common Module Family),旨在降低汽车研发和制造成本。该 可帮助雷诺日产联盟降低工程花费30-40%,使零部件成本降低约20-30%。到2014年,该 具备了更多功能,旨在2022年左右每年节省100亿欧元(110亿美元)。
2016年,身为雷诺日产联盟董事长的戈恩带领日产斥资2373.5亿日元收购了三菱汽车34%股权,并获得管理层重大决定一票否决权,当时三菱正陷入里程造假丑闻中。在此之后,戈恩又成为三菱汽车董事长,即同时担任三家汽车制造商的董事长。
2017年,戈恩宣布其将于4月份卸任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一职,专注于提高雷诺汽车的盈利能力,并巩固联盟关系以确认在其退休后,联盟依然是“不可逆转的”。西川广人随之接替戈恩出任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当时称,在多年专注于“量”之后,其将专注于提高日产汽车的“质”。
当年,日产汽车实现了7422亿日元(约合68亿美元)的创纪录营业利润,但依然没有达到“Power 88”的计划目标,部分原因在于日产为提振销量给予大幅折扣,导致其在北美地区利润下滑。
随后,戈恩宣布了“Alliance M.O.V.E. 2022”计划,为雷诺、日产和三菱设定了联合目标,旨在使三家汽车制造商实现每年100亿欧元的协同增效目标。
2018年上半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宣布共有553.8万辆汽车销往 各地,同比增长5 %。这个数字超越了大众集团的551.9万辆,成为 销量 的汽车制造商。
然而下半年11月19日,日产内部调查声称戈恩低报薪酬、挪用公司资产,戈恩也因涉嫌违反金融法而被日本检方逮捕。11月22日,日产董事会一致表决同意解除戈恩董事长职务;11月26日,三菱紧随日产解除戈恩董事长职务。
2019年1月23日,在雷诺召开董事会之前,戈恩辞去雷诺董事长兼CEO职位,此前戈恩多次申请保释均被日本法院拒绝。1月24日,雷诺正式任命米其林CEO塞纳德担任雷诺新董事长,任命雷诺首席运营官博洛雷担任CEO。
至此,戈恩时代正式落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文|侯社长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第二代ProPILOT技术啥时候进中国?日产:可能还得等4年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